编辑:admin时间:2024-10-14 15:03点击数:
东南网6月16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小琴)泉州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泉州市石改办”),13日召集专家、泉州市代表、政协委员、相关社区负责人、媒体等各界人士汇聚一堂,为泉州石改集思广益,共同商讨石改面临的资金等问题。
为了石结构房屋改造顺利进行,泉州出台了5年改造计划,编制20套改造图册,圈定今年十大改造示范片区。
座谈会上,省五建公司总经理、蔡自力称,从已拆迁的房屋看来,泉州石结构房屋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安全性能差。丰泽区质量监督站、教授级高工薛宗明介绍,石结构房屋,是闽南特色建筑。主要是以石楼(屋)盖板、石梁、石柱、石砌体作为承重构件的房屋,及在其上部楼层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房屋。石改房要严格按抗震来改建。
薛宗明表示,政府应加大对新建、在建的自建房的监管,目前不少村镇机构这部分人员常是形同虚设或从事其他公务。
泉州市石改办相关人员称,这次石改房很有必要,但不要造成新的违章建筑。该人士称,对于居住在石结构房屋,又不属于五年内成片改造的个人申请翻建,将可简化审批程序,无需再申请危房鉴定。
泉州市代表庄培忠,从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目前泉州石改碰到的两方面难题。首先,他认为农村石改在改造道路、绿化同时,也应把三化厕等排污管道一并纳入统一改造,改善农村饮水问题。其次,石改一大难题是资金筹集问题,建议银行能像用户购买商品房那样,对农村石改住户也提供按揭贷款,减轻住户资金难题。
庄代表所提的资金难题,刚一抛出,立刻取得了代表们的共鸣。对此,泉州市石改办相关人员介绍,泉州石改量大面广,改造资金压力较大。尽管每年泉州都将拨出财政支持石改,对公共部位和困难住户进行补助,但目前居住在石结构房屋的群众,大部分是中低收入家庭,改造居住环境的迫切愿望和经济收入的落差,成为改造需要突破的焦点难题。
为推动泉州石改融资机制创新,日前,泉州市住建局、金融局牵头,财政局、国土局等单位,到三明沙县考察学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抵押登记试点及农村贷款风险共担机制等农村金融创新办法。针对农房不能抵押贷款的现状,沙县选择“区位好、价值高、流通易、需求旺”的区域作为创新点,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农村住房集体建设项目贷款、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农房装修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
此外,泉州市政协委员陈国明认为,近些年,泉州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但目前泉州仍有近三分之一住户,居住在石结构房屋。他建议,对于石改是否可结合农村建设,盘活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改造成本,并纳入造福工程。
政策、资金、土地是泉州市石结构房屋改造面临的三大问题。昨日,记者从泉州市石改办获悉,市政府正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为石结构房屋改造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目前,市政府已与开发银行已达成相关协议,争取国开行在泉州设立石改贷款事业部,市政府也与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达成石改贷款融资合作意向,此外,市政府还将设置“石改贷款风险资金池”,为石改项目融资提供有利保障。
据了解,市石改办会同金融局拟定了《泉州市石结构房屋改造资金保障工作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的贷款和支持。
其次,还将做好土地运作文章,充分发挥土地杠杆作用,尤其是成片开发,优先解决好基础配套问题,加快土地资产资本运作,共享土地增值收益。同时,充分调动居住户和社会力量,结合金改各项政策措施,尽量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发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石结构房屋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市财政五年内将筹措5亿元以上资金,原则上每年筹措1亿元,具体结合年度推进计划,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补助基础设施配套的投入,二是补贴困难家庭,三是设置石改项目贷款资金风险池。此外,各县(市、区)和台商投资区也要求相应配套资金。同时,我市还将积极争取省级补助资金,加大补助力度。
此外,市住建局、金融局还于日前牵头财政局、国土局、农业银行等单位,到三明市沙县考察学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抵押登记试点及农村贷款风险共担机制等农村金融创新办法。面对我市石结构房屋改造面临的资金瓶颈,积极探索各级融资担保基金、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户信用档案、农村金融服务提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市将完成全市石结构房屋改造总量的10%(约1610万平方米,总量达1.61亿平方米),目前,全市各地已按照下达的任务指标,将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项目,明确项目清单并报送至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市石改办已汇总印制了《泉州市2014年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清单》,发放至相关部门及全市各地石改办,这份清单将作为今后改造任务的督查依据。
据统计,在今年成片改造项目和零星改造所涉及的石头房改造中,今年我市市级和县域将涉及的石头房改造总建筑面积达1656.27万平方米,人口29.78万人。
根据汇总,市级和各县域将进行成片改造的石头房改造项目涉及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达约946.16万平方米,涉及12.7万人(其中,涉及石头房改造总建筑面积582.02万平方米,人口7.99万人),零星改造的石头房总建筑面积1074.25万平方米,涉及人口21.79万人。
今年石改项目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最大的县域是晋江,达404.83万平方米,涉及人口3.4万人,其中涉及石头房改造总建筑面积251.43万平方米,人口2.2万人。泉港、南安成片石改项目较多,鲤城的成片改造中涉及的石头房改造量也较多。
政策保障是石改过程中的最重要方面。下一步将由市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签订责任状,确定各县(市、区)石结构房屋改造的目标任务,落实改造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督促各县(市、区)将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还将制定印发《关于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行政审批、土地利用、规划建设、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市级扶持政策,为全市的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制定石结构房屋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融资方案。据透露,市里目前正在制定石头房改造免危房鉴定等一系列政策。
此外,还将对石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训、省级政策支持措施、改造技术指标等内容,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和工作技能。
早报讯 (记者江晓媛)13日,市住建局召开“聚焦全市石头房改造工作”座谈会,邀请市代表、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示范片区“当家人”、媒体记者等参加。座谈会上,大家围绕石头房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石头房改造的方式、政策措施和工作思路、破解难题瓶颈的办法,改造辖区群众对石改工作的想法和意愿等三大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今年两会上,市代表庄培忠提交了关于石头房改造的建议,作为代表,他同时也是基层的干部。此次座谈会上,庄培忠首先发表了建议,“我建议在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之外,能像城市买房子一样,以按揭贷款的形式支持农村石头房改造。”他还建议,在改造石头房的同时,将农村的三化厕所、排污工程等一并列入改造范畴,进行统一规范。
“我建议石头房的改造和农村旧村改造结合起来,旧村成片改造时将空地和无人居住区域的土地利用起来,节约很多土地,把这些土地盘活起来,提高旧村土地利用率,降低改造成本。”市政协委员陈国明说,“石头房的产权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农村许多石头房没有产权证,应考虑改造后产权证如何理顺。”
丰泽区质监站、教授级高工薛崇明说,“我们应该看到,除了石结构房屋,农村新建房屋多数也不符合抗震规范。”他建议,无论是在石头房改造后新建的房屋,或者农村今后新建或在建的房屋中,政府都要加以有效的监管,“不要旧的问题没解决,又造成‘新危房’。”
还有与会人员建议,应加强监管,防止石头房改造中形成新的“两违”;应当建立健全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加强石头房改造建设的监管,将其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
作为泉州首批启动的十大石改示范片区之一——西郊社区居委会朱永红也参加了座谈会。据她介绍,目前西郊片区纳入改造范围的房屋有69栋1504户,总人口达5000多人。目前已有1450多户居民进行改造登记。
“公摊问题是摸底中大家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朱永红说,就城市而言,西郊片区属平民区,居住的大多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套房面积小,“套内面积54平方米—60平方米的占到了总套数60%,大的也就100来平方米。”
“大家反映说,5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室一厅,一家四五口人可以居住,若是以后拆迁改造盖高层了,就得扣除公摊面积,又没有钱多买面积,只剩下30多平方米的房子。”朱永红建议在石头房成片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考虑公摊问题的解决之道。
此外,她还建议政府能整合一些闲置房屋,在成片改造拆迁到新房建成前这个过渡时期里,供低保户居住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