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沙  德力    学府  一建
首页>资讯>本地楼市>

政务公开泄露八万余条公租房人个人信息检察监督促风险消除沈阳住房保障网

编辑:admin时间:2023-12-23 22:30点击数:

  实习生尚咲 记者刘嫚 3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介绍,沈阳市保障房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务公开过程中,对公民姓名、身份证号、人均可支配收入、申请住房门牌号等信息未做去标识化、匿名化处理,致使87000余条个人信息泄露,检察机关对此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与有关部门共商解决方案。

  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授权检察机关可以提起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2022年,检察机关共办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

  2022年5月12日,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大东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线索,线索称“沈阳市住房保障网”公示了2013年至2022年期间多个公租房项目申请公租房保障人员的摇号结果、配租结果等信息,其中涉及公民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户籍所在地、申请住房门牌号、申请家庭人口情况、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等信息。

  6天后,大东区检察院立案调查。经查,沈阳市保障房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务公开过程中,对足以确定公民身份的个人敏感信息未依法进行去标识化、匿名化处理,致使87000余条个人信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此,大东区院向主管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对已发布的政府公开信息审查力度,对个人信息及时做去标识化处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随后,双方座谈会商达成整改共识,有关部门对“沈阳市住房保障网”相关信息进行梳理排查,对已超过公示期限的信息,立即从网上撤除。对后续要进行公示的信息,通过办公软件程序设计进行处理:两字姓名中的第二个字用符号替代;三字姓名中间的字用符号替代;身份证号码第7-14位数字用符号替代;公租房申请人公示信息中,家庭住址公示至区县街道,不再具体到楼号门牌号;电脑派位结果公示中“电脑派位房间号”公示至街路名,具体小区及楼号门牌号用符号替代;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示信息中,不再公示申请人身份证号码、家庭所在社区、家庭成员关系、家庭人口数、困难具体情况等。

  2022年8月,大东区检察院进行跟进监督,登录相关网站查询,发现网站公示的所有涉及公民个人的信息均按照整改后标准执行,公益损害风险已消除。

  最高检公布该典型案例时称,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在政府政务公开过程中普遍存在,基于保障房信息必须公开公示的要求,往往忽略了对个人敏感信息的保护。本案中,检察机关没有“就案办案”,而是与行政机关共商解决方案,就政务公开活动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如何兼顾、平衡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598-8591900
报名参加看房团
  • 姓  名
  • 电  话
报名即可享受免费接机住宿安排! 全程免费,享受独家优惠。

手机or微信扫一扫
海南楼盘随身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新盘代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