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dmin时间:2024-05-26 12:39点击数:
一年前的11月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做了个计划,通过三年多时间,将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的经济适用住房
一年前的11月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做了个计划,通过三年多时间,将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的经济适用住房,另外还有220多万户林业、农垦、矿区的棚户区的改造,这样总的可能达到9000亿元,平均下来每年有3000亿元的投入。如果把上下游的产业加在一起,每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带动近6000亿元,提供200多万个就业机会。一年后,来自常委会发布的《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表明,今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共需投入1676亿元,而截至8月底,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这与“平均下来每年有3000亿元的投入”更是差了将近8倍。保障房建设成了画饼充饥。
画饼而不烙饼当然不是因为没有粮食。相关数据表明,2007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约为1.3万亿元,2008年这个数据因为楼市的冷清而略有下降;到了2009年,楼市逆风上扬,仅前三季度重点城市获得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就已经超越2007年与此同时,有调查说,近十年来,开发商购而未开的建设用地,高达13亿平方米左右。要钱有钱,要地有地,烙饼用的粮食可谓堆积如山。
画饼而不烙饼是要用这些粮食做成蛋糕或者曲奇以获取更大。在保障性住房不尴不尬之际,相关数据却表明,今年1至9月,60个城市住宅用地累计供应量首次超过去年同期水平。9月当月上海、深圳、重庆等城市供应量更是创下一年来的新高。60个重点城市在这个月共成交土地面积292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02%。住宅用地成交304宗,同比增加253%;成交土地面积1854万平方米,同比猛增284%。地用去做蛋糕了,钱却没用来烙饼。
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就算是做了烙饼,也偏要把它放到你够不到的地方,或者干脆就卖个蛋糕价,你爱买不买,逼着你只好去买蛋糕。河北、上海、广东、云南等省份都出现了大批保障性住房遭遇弃购的情况。申购者认为,户型不合适、位置偏远、价格相比周边地区没等三大原因导致了保障性住房不受欢迎。此外,政策的不合理也让这张烙饼难以下咽:某地一套面积为60平方米左右的经适房总价40万左右,申购者只需支付10万元左右的首付款即可入住。但当地曾经公布:申请经济适用房必须家庭月均可支配收入2300元以下,可支配财产7万元以下。而这套总价40万元的经济适用房以贷款30万计算,即使按照3.88%的公积金贷款利率,则每月按揭还款也有1411元,仍然超过了申请人2300元家庭月收入的一半以上,不符合贷款要求,若家庭月收入超过2800元,银行虽然可以放贷,但却不符合可支配收入2300元以下的申请条件了。既便如此,首付10万元也和此前规定的“可支配财产7万元以下”不符。烙饼悬在了半空。
于是,不少人便只好勒紧裤带去买蛋糕解饱,富人们却大量囤积蛋糕以求暴利。而那些即使勒紧裤带也买不起蛋糕的人便只好饿着。因为没有烙饼或者只有几张烙饼,蛋糕的价格也就越来越高了。
在当前的制度下,爱卖蛋糕是理所当然。因为现在评价好坏的标准不是看谁多烙了大饼,少让多少人挨了饿,而是看谁卖的钱多,谁又用卖的钱添置了好设备,进而美化了环境。
其实,要想让大家多烙饼少卖蛋糕,除了要从根本上改变评价好坏的标准,还必须同时辅以刚性的手段。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立刚性目标,建立刚性制度,进行刚性监督。而一旦没有完成目标,就要进行毫不留情的刚性查处。而不是对有疑问的买饼人解释说:大家别急,我让他们烙饼了,可能他们卖蛋糕太忙,要不大家先买点儿蛋糕救急,我让他们再去烙点儿饼。
面对烙饼远远不足的局面,不仅要告诉大家要烙多少饼,还要给这些饼拨够足够的粮食。谁没烙够饼不仅不能继续卖蛋糕,还要彻底从市场上清出去,直接让他无法生存。这样,不仅保证了饼的供应,蛋糕的价格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就算再想卖蛋糕,也不能饿坏那些只能买得起烙饼的人。否则,蛋糕恐怕也卖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