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9个地级市中,福州和厦门被公认为带动全省发展的双核双龙头城市。如今,南平、宁德、泉州、漳州、龙岩、莆田和三明也将被打造成福建区域中心城市。
《福建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范围为福建省行政辖区内全部陆域和区划海域国土空间,其中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区划海域面积3.76万平方千米。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福建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到,至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4700万人左右,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8%以上。
支持中心城市扩容升级,支持福州、厦门打造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并统筹推进泉州、漳州、莆田、宁德、南平、 三明、龙岩等中心城市发展,突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特殊国家战略职能。
发挥中小城市的支撑作用,吸引周边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形成一批新兴地方性中心城市,并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增强小城镇集聚能力、鼓励县城和小城镇特色发展。
在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方面,文件明确: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枢纽,形成“双向开放”运输格局。至2035年,打造福建“211”交通圈,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构建“三纵六横”省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1+2+7”综合交通枢纽。
其中,三纵指沿海、 南三龙、山区浦武三条纵向通道;六横指宁德-南平、福州-南平、 福州-三明、莆田-三明、泉州-三明、厦漳-龙岩六条横向通道;两联指福州至龙岩、厦门至南平两条联络通道;枢纽指厦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福州、泉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三明市中心城市融合发展规划》构建了“一带一核两翼多组团”新发展格局,规划范围为三沙永行政辖区范围,面积5881.9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21年至2035年。
《规划》明确中心城市融合发展目标为“一枢纽四高地”,即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现代教育高地、医疗卫生高地、高端制造业高地、现代服务业高地,旨在通过交通、教育、医疗、制造业、服务业水平的大幅提升,促进人口集聚,使三沙永成为超百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山水相依的宜居之城、科技赋能的制造之城、红绿相融的文旅之城。
三明是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47个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也明确支持三明培育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推动三明学院、医技院、职业教育做强做大,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进一步深化医改成果,并加强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合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依托沙县小吃品牌和生态优势,提升三产服务水平,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规划》提出了三沙生态旅游区、三永生态旅游区,生态新城、瑞云智慧新城、荆东教育新城、永安贡川新城、永安南部新城两区五新城等建设重点板块。
以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塑造三明都市绿心、市民休闲之心与区域康养度假之心。
按照兴文旅聚产业的发展思路,串联文化景区,发展科考研学、休闲康养等功能,提升三永“腰部”城市功能。
以“三明城市客厅、未来智慧新城”为定位,打造集“半城半景”的城市门户片区。
依托区内科教资源的优势,结合荆东产业园区的转型提升和荆西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三明科教创新中心。
依托永安南站的城市枢纽功能和竹天下文创园、埔岭汽车园等产业园区,打造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和重要经济增长极。
┃最三明综合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乐居福州新闻中心、三明市融媒体中心编辑,转载请备注完整出处。
┃联系地址:三明市三元区双园新村50幢B座20楼2005(市图书馆、艺术馆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