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dmin时间:2024-05-31 11:02点击数:
9月4日,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会上强调:
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提到了保障性住房不得上市交易。在过去全国各地对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实践探索中主要有深圳模式和湖北模式。
,目的是解决原来保租房不受欢迎的核心因素“长期租房没有产权,租住群体没有归属感”。其“先租后售”从一开始就明确了
。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租住群体看到保租房的价值和前景,就愿意接受“先租后售”。
,也严禁共有产权房流入商品房市场,同步禁止其抵押融资,彻底隔绝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市场之间交易流转,形成闭环运作。
而此次何立峰副总理提到的保障房封闭管理其实意味着湖北模式“寿终正寝”。因为若打通保障住房体系和商品住房体系,可能形成较大的寻租套利空间。比如此前深圳推出的可售型安居房(10 年后可上市交易)就吸引了一些高收入者和热钱趁机涌入。如此一来必然增加“真刚需”的申请难度和负担,使部分“真刚需”享受不到政策优惠,导致保障住房体系既达不成保障目标,也有损社会公平性。
在保障性住房实施严格封闭管理不得上市交易的政策后,房地产将通过住房双轨制形成两个独立市场,真正实现“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以此看来我们国家在未来更有可能采取深圳模式。
一方面,保障性住房闭环运作,独立于商品房市场,能有效遏制投机,从而支撑那些中低收入群体等真刚需的“住有所居”。
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稳定商品房市场。因为保障房达到一定规模时,中低收入群体有保障房作为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炒房行为也就失去了社会心理基础,真正实现了“房住不炒”。届时,对商品房市场的调控管制也就不会再像现在这么严格,像限购、限价、限售等限制性手段也将彻底退出。这不仅能维护商品房市场的价值稳定,也有利于维持其背后的金融体系、土地出让收益的稳定。
房地产行业研究20年,专注房地产战略咨询、城市咨询、项目咨询,行业研究报告,圈内资源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