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dmin时间:2024-03-04 13:58点击数: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中国建设报》旗下的“中国建设网新闻网”报道: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倪虹部长召开企业座谈会,与企业就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趋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降低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减免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认房不认贷”个人住房贷款等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交房保障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首套房首付比例进一步降低是否超过20%?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应该是让更多的城市把首付比例降低到20%。目前只有一部分是这样做的,设定了一定的门槛。至于把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到20%以下,未来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时间。
很多人形成了“刻板印象”,认为首付比例低于20%会导致次贷危机。事实上,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脸识别时代,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大大增强,个人违约成本急剧上升。在美国,第一套房的首付比例至少可以达到3.5%,香港可以达到10%。中国(大陆)迟早会低于未来20%。
降低首套房贷比例,包括让更多城市突破利率下限——“LPR基准利率下调20个基点”,还应包括个别保持高利率的城市(如北上深)降息。
居民在购买第二套房或购买第二套房时,往往会产生较高的税负。比如第二套房的契税一般是3%,有减少的空间。卖房时会产生增值税、个税等。,这也有减少的空间。
所谓“认房不认贷”,是指买受人只要证明自己名下没有房产,就可以按照第一套房贷的标准办理,不管买受人是否有贷款记录。
比如A在深圳买了一套房,借了一次。后来,他卖掉了这套房,想换一套新房子。根据目前深圳认房认贷政策,如果他买了普通房子,首付比例是50%;如果你买了一套非普通的房子,首付比例是60%。如果改为“认房不认贷”,因为他名下没有房子,这次买房被认为是第一次买房,那么他可以申请首付比例为30%的房贷。
再举个例子,一个B在家乡东北一个四线城市贷款买了一套房子,贷款已经还清了。现在他在上海工作,通过缴纳社保获得了购房资格,想在上海买第一套房。根据上海目前的贷款政策,他不能享受第一套房贷的优惠。如果普通房子的首付比例是50%,非普通房子的首付比例是70%。如果改为“认房不认贷”,可以申请首付比例3.5成的贷款,因为他在上海没有房子。
为什么我强调“当地第一套房”?因为“房子承认”的小尾巴还保留着。在中国,所谓的房屋承认贷款,就是“房屋承认当地,贷款承认全国”。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透露的好处来看,目前的房地产政策仍然支持第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第三套房没有被纳入改善型,仍然被视为投资。
此前,许多专家建议放宽改善住房的定义。比如在中国台湾省,前三套房子被认为是自用的,从第四套房子开始就是“非自用”。
会上,来自建筑、建筑技术、房地产等领域的8家国有和民营企业负责人发表了重点讲话...倪虹强调,稳定建筑和房地产两大支柱对促进经济复苏具有重要作用。要大力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充分发挥建筑业“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保障就业”的积极作用。
一篇短短的新闻稿,两次提到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两次排名都是建筑行业第一,房地产第二。
在谈到“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保障就业”的积极作用时,只提到建筑行业,而不是房地产行业。从行业驱动力来看,房地产行业当然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