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国庆前后的那一轮调控潮已经是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那么只能说明你tooyoung too simple。
且不说10月底以来,金融层面已经接着各地限购限价开始了第二轮调控,就在这几天,第三轮调控已经隐约而至,在一些地方的楼市推起波澜。
11月15日,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通知落款为11月11日),要求通知发布之日起实施调整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名下在深无房的首付比例最低为30%,名下在深拥有1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70%。这是继国庆开启限购后,深圳祭出的新一发调控政策。
一些受影响的深圳购房人就直呼“买房更难了!”在武汉、杭州、南京,上海一群购房人或许也有同感。
就在11月14日晚,武汉发布了最新楼市新政,要求在10个主城区范围内,本市户籍家庭禁止购买第三套住房、首套和二套房最低比例分别为30%和50%(非商品房二套房首付70%);非本市户籍则需提供本市连续缴纳2年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且对于补缴的不予认定,新政于15日起开始施行。而在此之前,武汉本地户籍居民只要全款付清,仍可购买第三套(或以上)的住房。而非武汉户籍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时停止发放贷款,购买第三套或以上住房时才限购,并未提出社保或纳税证明等要求。
同日(11月14日),南京也发布了《市房产交易中心四项措施严格落实调控新政力促南京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从宣传调控政策、加快新盘上市、加强资格审查、强化市场监管四项措施严格落实调控新政,力促南京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在限购政策方面,对不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杭州连续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杭州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同时非杭州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购买住房。
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方面,职工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或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从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30%;拥有1套住房但未结清相应商业性购房贷款,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普通自住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从不低于50%调整为不低于60%;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或未结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得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商业性住房贷款方面,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暂停发放第3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8号傍晚,上海银监局下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辖内商业银行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全面加强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管理。
其中特别提到,对于假离婚,或者在多家银行申请房贷的借款人,银行将从严审查、审慎发放贷款。
《通知》要求,辖内各商业银行要严格审查借款人首付款资金来源,防止借款人通过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P2P、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等渠道违规获取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资金,不得利用信托公司等通道直接或间接为各类机构发放首付贷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假离婚等各类规避限购、限贷等行为,通知要求从严审查。原则上应以借款人家庭为单位从严评估其还款能力,加强对共同还款人、离异人士、财产分割情况的审核,从严审查共同还款人为前配偶、成年子女、(双方)父母,以及离异双方财产分割不清晰的贷款业务。
实际上,上一轮调控之下,楼市已经产生了较明显变化,10月份的全国房价和市场成交量都开始出现回调。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2016年10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282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65%,涨幅较上月回落1.18个百分点。从价格环比涨跌城市个数看,79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与9月相比减少2个,21个城市价格环比下跌,与9月相比增加3个。
按中位数计算,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中位数为7306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20%,同比上涨2.67%,百城中多数城市房价走势较为平稳。
930限购限贷之后,主要热点城市的成交量下降比较明显,成交量的冷清让楼市价格整体难以重演狂热的上涨局面。可是资金是聪明的,北上深以及二线限购严厉的城市去不了,那么次优的城市就成为这些资金蜂拥而入的对象。预计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城市也将逐步走上限贷限购的道路上。
所以总的来说,这一轮的调控楼市政策,目前来看效果是在逐步的递延,成阶梯式发展。在强烈希望抑制资产泡沫的大背景下,楼市也在温和的上演挤泡沫,而资金在这个挤泡沫的过程中被不断驱赶到次优的城市。不过这种传递效应可能不会像有些人预期的那样进入三线及以下城市。换言之,库存量最大,最亟待去库存的城市并不会从中受到多大的福泽。
一个大泡泡逐步分裂为更多的小泡泡,这可能确实是一种缓解目前楼市问题的办法,但终究可能无法解决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的房价问题,因为城市的吸引力,人口的流入和资金的吸纳能力等众多托住这些城市楼市价格的因素无法根本性的解决。
无论如何,楼市已经进入了调整期,真正的所谓“严寒”可能还在后面。至于调整的时间有多长,根据此前的历史经验以3年左右为一个周期,而本次的调整可能也会“如约”遵从这个逻辑,到2018年的3月或许情况会有所缓解,在此期间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苏州、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济南、无锡、福州、成都以及石家庄、南昌、长沙、青岛可能会严防死守防止楼市价格大幅上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