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杭房数据,从9月开始杭州二手房的签约均价开始上涨,11月二手房签约均价达到29031元/㎡,可以说是今年最高了。
而且杭州这一波二手房均价的直线上涨,主要是因为有高单价的改善型住宅持续的大量成交。
除了中海·河映云集,其他单价都在4万以上,滨江一个楼盘甚至在单价在5万以上。
这个小区在链家所有成交房源的面积段占比,大面积的户型占比明显更大,120-160㎡的户型占比超过一半,很明显是一个高端改善型楼盘。
前面说到杭州二手房签约均价大约是在2.9万/㎡,也就是正是因为这些单价4万、5万甚至更高的高端改善楼盘的成交量增加,拉高了杭州的二手房签约均价。
但是在这一次的楼市周期,杭州不仅希望楼市回暖,更大的决心还让楼期的、稳健的发展。
你能看到今年杭州从城市运营层面一轮轮的放开,对杭州楼市既有短期刺激的一面。
比如通过短暂的将房贷利率降至2.90%,引发杭州多家门店密集赶签。当天的二手房网签量为490套,达到今年二手房单日网签量最高值。
又有长期主义的一面,比如在9月底的局会议之后,杭州紧接着在10月9日发布的取消限价政策;以及11月中旬,首批宅地进行出让。
这本质上标志着杭州长达8年的限价时代结束了,也意味着杭州楼市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
杭州放开限价同样对二手市场也是利好的,初见成效的就是11月杭州二手房成交破万。
如果只是降低购房门槛、降低房贷利率,这样的刺激还有可能是短期繁荣;但是杭州这次是全面放开限价,所以往后依然会有一部分购买力主动进入二手市场。
成都的楼市一直都还算不错,即便是在全国二手楼市普遍都比较惨淡的时候,成都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都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
在成都整体上扬的市场中,最值得一说的是豪宅市场。截止到12月8号,成都的千万豪宅成交已经达到1058套,超过去年的1033套。
可以看出,成都的千万豪宅成交是逐年上涨的,并且在2023年进行了一次大爆发。
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成都的千万豪宅依然卖出了比去年好的成绩,说明2024年的成都豪宅是真的逆势上涨。
其实我们之前也有分析过成都的楼市,成都一直是我们很看好的城市。之前是因为它很猛的二手成交,让楼市有更强的流动性和更稳健的状态。
随手一搜,成都今年入市的千万级豪宅就有:金融城·锦宸府、交子·天元、金茂·璞逸锦江、华润·青羊润府、麓湖生态城·长湖阙、仁和春天·29号院、点将台79号等。
位于麓湖板块天府新区第一个第四代住宅,刚刚开出了天花板级别的12万单价。
于是成都在这两年交付出不输一线城市的豪宅产品力,我们首次单盘主义项目的评选中,成都就有两个项目实力入选。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成都有强大的外来购买力,作为人口增量全国第二的城市,会有很多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朋友,第一选择是来有丰富医疗资源和不错生态环境的成都置业。
曾经跌得很猛的武汉,无比珍惜这一次“止跌回稳”的风口,正在大量的去新房库存。
所以我们能明显看到新房成交量的上涨,几乎是跳涨:10月新房成交10919套,是9月的2倍多;11月在10月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近六千套的成交。
从最高峰时2016年的34.26套,平均每个月能卖出2.9万套新房,降到2022、2023年十多万套,只有高峰期1/3的成交量。
在统计局每个月给出的70城房价统计中,一直到今年10月,武汉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也曾经16连降。
甚至在2023年2月6日,在武汉发布的16条稳经济措施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把房地产定义为困难行业。
新房去化慢、市场低迷也影响到二手房,所以武汉的解决方案和前面说过的杭州、成都都不一样,更注重的是从政府端的调控,其实这种调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首先是减少城市端的土地供应,同时降低出让土地的容积率,从根本上收缩存量,这件事其实从几乎十年前就开始。
武汉人可能有印象,2020年之前武汉出让的土地很多容积率在5.0以上,内环楼盘容积率在6-7的也不在少数。
2020年底,武汉发布了容积率管理新政《关于进一步加强武汉市居住用地建设强度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其中提出,未来武汉主城区住宅容积率最高3.0,新(副)城居住用地最高容积率不得大于2.5,新市镇居住用地最高容积率不得大于1.6。
甚至武汉最近也开始推行第四代住宅,允许一些高品质、高得房率的产品来激活市场。
不管现在有多少套房,2024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买1套房均算首套;
对于武汉来说,不仅珍惜每一次楼市热度,而且也在积极从前端进行有力的调控。
其实整体来看,这几个强二线城市虽然吹来了相似的楼市回暖风,但其实每个城市的应对方式都不一样。
杭州是放开限价和限购,刺激改善需求;成都是在原本稳健的楼市下,刺激豪宅购买力;武汉则是通过政府端不断的调控终于抓住了风口。
正因为每个城市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城施政,所以这些强二线城市的楼市在这一轮的调控中率先回暖了。
当然,我们看到这也与重视产品品质脱不开关系,并且已经不仅仅是开发商层面的卷产品力,城市层面也会鼓励高品质产品。
而因此激活的市场需求,也会进一步有利于楼市回暖,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