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卖房之前,首先要核实房屋的产权情况和性质。房屋所有权证是所有权的标志,只有登记在房屋所有权证上的所有人才有权卖房。如果非本人卖房,则需要提供本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证件以及本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如果房产有贷款或抵押,卖房时必须确保解押。在交易过程中,双方应设定条款,确保房款用于解押,避免卖方挪作他用的情况发生。
购房者在购房后可能会发现前房主的户口没有迁出去,要求对方迁户口却被拒绝。在合同中明确原房主的迁出义务,并保留部分尾款,待迁出后支付,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目前各地存量房买卖都实施网签制度,办理网签备案可以确保房屋不会被过户给其他人,对买方是一种保护。因此,在签订书面买卖合同后,卖方应尽早办理网签备案手续。
购房者在付款时应要求对方出具明确的收条,并在收条内容中明确是付哪个环节的房款。这样可以在交易过程中保留证据,以防止纠纷的发生。
在卖房之前,房主需要根据交通状况、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建筑质量、建筑形式、房型结构、社区环境、生活配套、物业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合理定价。定价过高会导致买家无法承担或觉得不实惠,定价过低则会让房主不满意。因此,房主应慎重考虑定价问题。
在签署售房合同时,双方应明确房屋的物理状况和使用权利,并提供“三项证明”,即出售证明、房屋抵押权证明和优先购买权书面证明。此外,所有的交易流程都应与房款的支付挂钩,以确保在房屋过户后才能获得房款。
在签约之前,卖方通常只能得到买方的首付款,而尾款通常是通过银行支付。因此,卖方应确保买方贷款银行的放款承诺,并注意银行只根据买方指示付款的原则。如果买方取消了贷款,银行将不会再放款给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