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8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城市数量达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
当前,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住房矛盾从总量短缺转为结构性供给不足,人民群众对住房质量和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王蒙徽表示,未来将加快完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等,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近年来,我国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据王蒙徽介绍,已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当前,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得到社会普遍关注。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
对此,住建部副部长倪虹表示,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其中,《意见》明确了保障标准,以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即小户型、低租金;赋予城市人民政府更多自主权,可以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等建设,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房源。
“解决青年人、新市民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倪虹表示,下一步,要重点抓好政策落实,真正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让新市民和青年人能早日改善居住条件。
据倪虹介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近几年住建部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此为出发点,不断扎紧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度的笼子,切实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二是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督促城市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的联动新机制,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同时,建立了监测预警和评价考核新机制,常态化开展月度监测、季度评价、年度考核,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谈及如何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倪虹表示,一是坚持聚焦问题,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房屋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是此次整治重点。二是坚持群众参与,开门整治。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定期公布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三是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加强协同配合,整合资源利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提高房地产市场秩序综合整治能力。四是坚持标本兼治,长效整治。既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又注重完善体制和机制,从源头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今年8月初,住建部就《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大拆大建,坚持留改拆并举。住建部副部长黄艳表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
如何理解城市更新的内涵?黄艳表示,首先,要划出城市更新重要底线。一是要控制大规模拆除。在老城区中,除了违法建筑和经过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的,不能大规模、成片、集中地拆除现有建筑。二是控制大规模增建。三是尊重居民意愿。不大规模异地拆迁,支持就地就近安置。四是控制住房租金涨幅。
其次,要保留城市记忆。尽量保留、改造、利用既有建筑,不随意移迁拆除已经认定的历史建筑、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鼓励采用“绣花功夫”来织补、修补、更新,保持老城区格局和肌理,坚持低影响更新建设模式,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特色风貌。
再次,稳妥推进城市更新。要推动由过去的单一“开发方式”转向“经营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更新。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要更注重补短板、惠民生的里子工程。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456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