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楼市风向:房地产的这三个趋势越来越明朗了楼市呈现3个新趋势
时间:2025-03-20 17:54浏览:

  2024年从年头到11月,全国新建的商品房住宅一共卖了74871亿元,不过跟去年这时候比起来,少了20%,按照这个来推算,今年房地产市场明显收缩,交易量约为 2019 年成交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 6 万亿人民币左右的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额。但好消息是,这下跌的势头跟之前几个月比,已经缓了不少。

  每年的12都是重要的观察节点,既能总结今年的数据表现,又可以展望明年的趋势,根据以往的历史轨迹和成交数据,以下三个趋势越来越明朗了!

  第一类的典型代表是央企华润、中海等一些“大企业”。这一类企业,在过去的开发时代,公司的发展模式、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都比较好,本就具备了收缩下生存的实力。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环境,他们主要是通过出售重资产和企业转型来保持财务稳定,确保公司的存续发展。

  比如华润自 2015 年起就开始“多元化业务模式”和“商业地产布局”,发展成为其住宅之外的核心业务,使得公司在当前市场中依然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另外一类活下来的企业是一些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小企业”。 过去这类企业不追求“做大做强”,如今更是在自己熟悉的区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这些“小而美”的企业,在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内经营,精耕于一省或一市。这类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胜在几乎没有负债,企业存续不存在问题,不急于“逆周期”发展。

  对我们熟悉的恒大融创这类房地产企业来说,进入“ICU”状态也并非意味着死路一条。

  12月10日,融创集团宣布,“H6融地01”和“H0融创03”两只债券已率先通过重组表决,另外八只债券还有两周投票时间,将于12月23日最终迎来十只债券整体重组投票结果。可以看到,在今年11月,融创再次公布了其境内债的化债方案,涉及的公司债券规模约154亿元,包括“H融创05”等共计10只债券。

  除了融创外,到了年底多家大型房企化债也迎来新的进展。比如在11月份,就陆续有旭辉、华夏幸福、金科发布了债务重组进展。

  进入12月份,部分大型房企化债迎来最后的关键时刻。比如,12月2日世茂披露了其境外债务重组的最新进展。公司合计持有范围内债务本金总额约79.06%的计划债权人,已透过加入债权人支持协议或同意加入债权人支持协议,表明对拟议重组的支持。

  继局会议召开后,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可以总结为财政给力、两新加力、地产用力。

  会议强调“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结合会议要求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可以预料的是,明年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规模或将扩大,如果配合货币化安置比例提高,并辅之以政策刺激,明年商品房销售或有望有所企稳。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收缩,市场萎缩意味着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在此市场趋势下,只有少数能适应时代变化的公司会笑到最后,而其他大量的企业将面临困境或倒闭。

  根据韩国和日本的历史发展经验和规律,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收缩周期之后,约90%的住宅开发类公司将被淘汰。如果目前按照中国 8 万家房企的水平来计算,预计只会有约 8000 家企业活下来。

  与发达不同的是,中国仍以住宅开发公司为主,服务类公司较少。例如美国目前有房地产公司约 30 万家,其中住宅开发公司不到10%,剩余都是物业管理和机电管理等服务类公司,如今美国房地产 AI 技术公司逐渐增多,传统开发公司更是逐渐减少。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要么主动拥抱变化,果断转型,要么原有模式固守成规,继续挣扎。而现在大量的企业依旧准备长期挣扎,这也是当前房地产行业“只听旧人哭,不见新人笑”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上一篇:楼市何时全面回暖2024年四季度房地产市场回暖2025年或迎来全面复苏   下一篇:楼市是什么楼市回暖
  • 上一篇:楼市何时全面回暖2024年四季度房地产市场回暖2025年或迎来全面复苏   下一篇:楼市是什么楼市回暖
  • 头条推荐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6

    您要报名看房的楼盘是

    已有人报名

  • 报名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