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各行各业都呈现转冷迹象,房地产行业也不能置身之外,一线城市成交量基本稳定,二、三线城市成交量持续低迷,不过,近日迎来两大利好信号。
第一,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宏观上看,这次降准就是为了加强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此次降准率为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降准后释放长期资金达到1.2万亿。
第二,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中,秉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工作目的,提出接下来的两项工作:
这两大消息中,降准消息来得太及时了,此前因为“三条红线”和“五道红线”以及限贷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受到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一大批房企的资金链出现问题,面临倒闭风险,不过根据统计数据,从“三条红线”指标来看,碧桂园处于较为健康的黄档,仅扣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略高于红线要求,但指标逐步向好,从去年年底的80%下降至77%。降准后,资金的市场流动性增强了,房企的融资环境将得到大大改善。
那么“良性循环”的这一信号又是什么意思呢?通俗点来说就是保障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将房地产开发、销售、融资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常态化,避免房地产市场对整个经济市场造成强烈冲击,这无疑为疲软的房地产带来了一场久违的甘霖。在众多房企中,碧桂园作为一家自2007年就已在香港上市的恒生指数成分股公司、《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2020年的纳税额达到653亿元人民币,可以说为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创力不少。
这两大信号发出以后,房地产行业信心大振,尽管在前行中有压力,但是中央“房住不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化,而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的市场需求仍然得到鼓励和支持,只要有需求,那就有市场,此时如果有想买房的朋友,可以考虑入手。
当然,我们并不能将这两大信号误认为是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救市”行为,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政策在宏观上虽有利好影响,但是对于房企来说,企业自身的稳步经营、不断谋求新发展才是王道,好的政策则是锦上添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