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光伏、锂电池、电动汽车这些曾经骄傲的新兴行业,也都遭遇了困境。但比起房地产,还是好过得多。
不过好在政策已经完全转向,在“止跌回稳”的主基调下,全国楼市宏观调控动作接连不断,各类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去年11月份以来的郑州,表现尤为明显。一纸房票犹如投入池中的鲶鱼,彻底激活了楼市这池水。随着更多利好的落地,2025年,楼市的走向可能超过多数人想象。
12月24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这个规定里,涉及到了不少房地产的重磅内容。
比如,要求套内面积100平以上,而且阳台的花池面积计入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这意味着以后的赠送面积更大了。这也是目前很多城市对“四代宅”规范的主流做法。
前几天金茂摘得的北龙湖10号地,明确按照第四代住宅来设计,对建筑高度、退线、计容等指标进行了优化。
这是郑州次公开土拍中明确第四代住宅的设计,也将由此拉开郑州第四代住宅的序幕。
关于第四代住宅,楼观之前专门写过——《房企猛卷第四代住宅,郑州何时入局?》
第四代住宅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自然融合、垂直绿化、智能科技、人文关怀。这种设计将庭院融入高层住宅之中,每家每户既能拥有独立花园,还能拥有传统四合院一样的公共庭院空间。
重庆、西安、温州、信阳、龙岩、漳州、九江、厦门、莆田、三明、上海、西安,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试点上线个+第四代住宅,相当于全国超过70%的省份已在推进第四代住宅的落地。
此外,规定中还有对提高住宅品质的措施,控制建筑高度,新编住宅用地建筑高度应小于80米,在此之前,住宅类建筑高度小于100米;控制容积率,新建住宅容积率不超过2.5,在此之前,郑州的容积率要求是按照三环以内小于3.5、三环以外小于3.0;室内层高也从原来的2.8米提高到3米。
这一切都利好改善,也符合目前改善占主导的市场形势。毫无疑问,随着新规的实施,郑州主城区会涌现出更多低密、改善的品质好房子。
利好不止如此。2024年全国楼市宏观调控动作接连不断,各类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从松绑限制性政策到出台刺激性政策,2024房地产政策措施基本应出尽出:从房贷利率到交易税费,从比例到供需两端都迎来政策调整,每一项政策的调整都牵动着购房者、房企以及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神经。
据中指院监测数据,截至目前,2024年全国各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超760次,当前政策环境已处于历史宽松阶段,特别是需求端政策,涉及居民购房成本、购房门槛的房贷利率、交易税费、比例等均已降至历史水平。
12月25日,住建部会议指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10-11月“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势头”。据中指院数据,12月以来(12.1-12.22),重点3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同比增长均超10%,重点20城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同比亦继续增长。
从公积金政策调整、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到取消商品住房“限价” 措施、执行存量住房组合贷款政策,再到房贷利率政策调整、房票安置政策等,每一步都是对市场的拳拳呵护之心。
尤其是10月底出台的房票安置政策,为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提供了新的安置方式,满足了群众对安置房屋多样化需求,拓宽了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渠道。
泰辰市场监控中心数据显示,仅11月一个月的时间,郑州主城加上近郊累计认购的住房达6394套,认购数量为年内,成交量环比上月增加81%,周均成交1599套,大量项目业绩飘红。
据不完全统计,郑州11月房票总成交4440套,占市场总认购量约70%。热门楼盘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曾经因位置偏僻而销售惨淡的项目,也在房票政策的东风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克而瑞河南区域的数据则显示,受二七区侯寨村、水磨村、孙八砦等村房票落地影响,12月第三周郑州新房成交榜单上,前三名被二七区“包揽”,亚星锦绣山河大二期一周卖了108套,星联城80套,保利上城79套,位居前三。
郑州11月以来的楼市火热,一部分原因来自房票政策,也有连续不断的楼市刺激政策的作用。随着年底开发商进入冲刺周期,郑州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12月11-12日经济工作会议说: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2月24-25日住建部工作会议,除了引用以上说法,还提出:2025年危旧房改造如果完成得好,在100万套的基础上可以再增加指标。
根据统计局和相关机构的估算,202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总产值(包括房地产开发、销售、租赁、管理等)在10万亿人民币左右。
接近10万亿,这种规模的单一垂直行业,目前全国找不到跟它比肩的。汽车被寄予厚望,但1-11月汽车的消费额是44763亿。差不多只有房地产的一半。
中国地产业在2010年—2020年间经历了超高速增长,巅峰时期以碧桂园、恒大、融创、龙湖、绿地等为代表的千亿房企,占有的市场总量超过了50%,前30家大房企的销售额接近6万亿人民币。
即使如今需求与供给两端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双缩”,但随着传统民营头部房企进入洗牌甚至死亡期,市场上依旧出现了过去白热化竞争时期难有的新机会。
宏观经济方面,财政部已经宣布了10万亿的化债政策,还有其他重磅政策在路上。稳住楼市股市,也掏出了工具箱里的一系列工具。
有专家预测,2025年,一二线%,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大约下滑8%-10%,到2025年年底完成筑底过程。2026年春天,楼市将逐步走出恢复向上的脚步。
如果2024年的销售额是9.5万亿左右,2025年即使下滑8%-10%,也有8.55-8.75万亿。这种规模,还是一个值得投身干好些年的行业。
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发酵,2025年的楼市走向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想象。毕竟,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属性没有变,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仍然举足轻重。
正如日本学者宇野常宽在《〇〇年代的想象力》中所言:“世界已经不会给予我们任何东西。正确的价值也好,生存的意义也罢,一切都必须由我们自己来筹备。”不必害怕,这至少说明我们所处的世界还是充满可能。